比踪
拼音:bǐ zōng
注音:ㄅ一ˇ ㄗㄨㄥ

比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迹。

引证解释:

⒈ 比迹。参见“比跡”。

三国魏曹植《责躬诗》:“超商越周,与唐比踪。”
《南史·王筠传》:“筠曰:‘ 陆平原东南之秀, 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说郛》卷六二引宋桑世昌《兰亭博议·临摹》:“宋兴百餘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絶,文章之盛遂追三代,独学书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踪唐室。”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庚娘》:“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彦云也?”

国语词典:

齐步,并驾齐驱。

网络解释:

比踪

  • bǐ zōng ㄅㄧˇ ㄗㄨㄙ
  • 比踪(比踪)
  • 比迹。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超 商 越 周 ,与 唐 比踪。”《南史·王筠传》:“ 筠 曰:‘ 陆平原 东南之秀, 王文度 独步 江 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 宋 兴百馀年间,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绝,文章之盛遂追三代,独学书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踪 唐 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 彦云 也?”参见“ 比迹 ”。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XN
    • 五行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 拼音zōng
    • 注音ㄗㄨㄥ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KHPI
    • 五行

    (名)脚印;踪迹:~影|跟~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