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毒
拼音: | tòng dú |
注音: | ㄊㄨㄥˋ ㄉㄨˊ |
痛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痛苦之甚。 2.使痛苦;毒害。
引证解释:
⒈ 痛苦之甚。
引《后汉书·章帝纪》:“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鉆钻之属,惨苦无极。念其痛毒,怵然动心。”
唐欧阳詹《有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平州别驾马公墓志铭》:“国丧英才,家亡令孙,家国不幸,痛毒可知。”
宋叶适《平阳县代纳坊场钱记》:“某闻仁人视民如子,知其痛毒,若身尝之。”
⒉ 使痛苦;毒害。
引《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咎戾多端,难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废斥,勿致貽忧邦国,痛毒苍生。”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十一:“哀哀匈民,一蹂躪於蒙古,再蹀躞於突厥,三夷僇於俄罗斯。民也何辜,受此痛毒?”
网络解释:
痛毒
字义分解
- 拼音tòng
- 注音ㄊㄨㄥˋ
- 笔划12
- 繁体痛
- 五笔UCEK
- 五行火
(1)(形)悲伤:~心。
(2)(形)尽情地;深切地;彻底的:~快。
(3)(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