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
拼音:yī gù
注音:一 ㄍㄨˋ

一顾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看。

《战国策•燕策二》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

引证解释:

⒈ 一看。

汉东方朔《七谏·怨思》:“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戏欷而霑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
唐刘长卿《题虎丘寺诗》:“徘徊北楼上,江海穷一顾。”
巴金《利娜》上篇:“怎样才能够使他知道我在这里千方百计地求他一顾啊!”

⒉ 《战国策·燕策二》有经伯乐一顾而马价十倍之说。后以“一顾”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南朝齐谢朓《和王主簿怨情》诗:“生平一顾重,宿昔千金贱。”
《南史·萧子显传》:“一顾之恩,非望而至。”
唐李益《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诗:“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⒊ 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之时, 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

网络解释:

一顾

  • 一顾,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是yī ɡù,
  • 释义 1、一看。2、喻受人引举称扬或提携知遇。 3.谓顾瞻偏重于某一边。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
    • 注音ㄍ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BDM
    • 五行

    (1)(动)转过头看;看:环~|相~一笑。

    (2)(动)注意;照管:兼~|奋不~身。

    (3)(动)拜访:三~茅庐。

    (4)(动)商店或服务行业指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客|主~。

    (5)(动)(Gù)姓。

    (6)(连)〈书〉但是。

    (7)(连)〈书〉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