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
拼音:zá hé
注音:ㄗㄚˊ ㄏㄜˊ

杂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集合﹔聚集。

引证解释:

⒈ 集合;聚集。

唐元稹《梦游春》诗:“杂合两京春,喧闐众禽护。”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事繁者为二馆,分派诸人,以年月编次,杂合成之。”

网络解释:

杂合

  • 杂合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zá hé ,解释是集合;聚集。
    • 1、白米恢复系组配的三交组合的产量与杂合不育系相关。
    • 2、杂合性在一个基因位点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 3、架上火,这有一大瓦罐,什么玩意儿都有,糊饭嘎巴儿,烂白菜,烂菠菜,杂合菜,馊豆腐呀,一大锅咕嘟咕嘟……
    • 4、本文研究的高速杆式弹丸是一种头部速度高、有一定速度分布、长径比较大的弹丸,由杂合装药产生。
    • 5、群体的杂合性比率接近期望值,表明该群体有正常的遗传结构。
    • 6、核型分离和空间隔离都会减小杂合物种的形成,但是一旦他们形成后就会促进杂合体世代的进化独立性。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SU
    • 五行

    (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

    (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