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梁
拼音:yù liáng
注音:ㄩˋ ㄌ一ㄤˊ

玉梁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桥的美称。

古代服带上的玉饰。

山名,即安徽东、西梁山。又称天门山

指玉制的鱼形佩饰。

引证解释:

⒈ 石桥的美称。

晋王嘉《拾遗记·岱舆山》:“北有玉梁千丈,驾玄流之上。”
唐张说《石桥铭》:“玉梁架迴,碧沼涵空。”
明夏完淳《九哀·云中游》:“秋飆动兮玉梁,芳草委兮河阳。”

⒉ 古代服带上的玉饰。

北周庾信《春赋》:“马是天池之龙种,带乃荆山之玉梁。”
《北史·陈顺传》:“魏文帝执顺手曰:‘ 渭桥之战,卿有殊力。’便解所服金鏤玉梁带赐之。”

⒊ 指玉制的鱼形佩饰。

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长安有寳货行,有购得名玉鱼者,亦名玉梁,似今所佩鱼袋。”

⒋ 山名,即安徽东、西梁山。又称天门山。

五代齐己《舟中江上望玉梁山怀李尊师》诗:“残照玉梁巔,峨峨远櫂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YI
  • 五行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VWS
  • 五行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