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厉
拼音:tài lì
注音:ㄊㄞˋ ㄌ一ˋ

泰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帝王七祀之一。所祀之主为帝王无后之鬼。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七祀之一。所祀之主为帝王无后之鬼。

《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
孔颖达疏:“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
清龚自珍《农宗》:“泰厉空虚,野无夭札,鬼知恋公上,亦百幅之主也。”

网络解释:

泰厉

  • 泰厉,读音tài lì,汉语词语,指古代帝王七祀之一。
  •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WIU
    • 五行

    [ tài ]

    1.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2. 佳,美好:泰运。否()极泰来。

    3.极:泰西(旧指欧洲)。

    4.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5. 通:天地交泰。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DNV
    • 五行

    (1)(形)严格:~禁。

    (2)(形)严肃;猛烈:正言~色|雷~风行|声色俱~。

    (3)(Lì)姓。〈古〉又同“砺”lì;又同“癞”l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