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裹针
拼音:mián lǐ guǒ zhēn

绵里裹针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法术语。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

字义分解

  • 拼音mián
  • 注音ㄇㄧㄢˊ
  • 笔划11
  • 繁体綿
  • 五笔XRMH
  • 五行

(1)(名)丝锦:~绸。

(2)(动)绵延:连~。

(3)(形)柔软:软~~。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JSE
  • 五行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 拼音zhēn
  • 注音ㄓ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FH
  • 五行

(1)(名)(~儿)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2)(名)细长像针的东西:松~|指南~|分~|秒~。

(3)(名)针剂:预防~|打~。

(4)(名)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