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牙
拼音:yán yá
注音:一ㄢˊ 一ㄚˊ

檐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引证解释:

⒈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縵迴,簷牙高啄。”
一本作“檐牙”。 宋张元干《青玉案·燕赵端礼堂成》词:“天涯相遇鞭鸞凤,老去堂成更情重。月转簷牙云遶栋。”
明张四维《双烈记·从征》:“喜鹊噪簷牙,好事来门下。”
清方文《禾塘访麻孟璿村居》诗:“僕夫归渡口,林蔼拂簷牙。”
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檐牙压肩楼脚摇,惊起穴栋千年鴞。”
许地山《黄昏后》:“门前底海潮音,后园底蟋蟀声,加上檐牙底铁马和树上底夜啼鸟,这几种声音直像强盗一样,要从门缝窗隙间闯进来捣乱他们底夜谈。”

网络解释:

檐牙

  • 檐牙,读音为yán yá,是汉语词语,解释为檐际翘出如牙的部分。
  •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SQDY
    • 五行

    (1)(名)屋檐;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房~|~沟|~溜。

    (2)(名)覆盖物的边沿或伸出的部分:帽~|遮~。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