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尸
拼音:fú shī
注音:ㄈㄨˊ ㄕ

浮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浮在水上的尸体。

引证解释:

⒈ 漂在水上的尸体。

前蜀韦庄《汴堤行》诗:“朝见西来为过客,暮看东去作浮尸。”
巴金《复仇·爱的摧残》:“把静卧在水上的女人的浮尸缓缓地送往下流。”

⒉ 方言。对人的蔑称。多用作詈词。

茅盾《赵先生想不通》:“还说是看东西,这班浮尸,才不给他们看呢!”
王西彦《曙》:“你不要这样说,他满以为你会嫁把他呢,这样的一个浮尸!”

国语词典:

浮在水面上的尸体。

网络解释:

浮尸

  • 浮尸,汉语词汇,拼音为fú shī,一般是指在水中溺毙多日后因自身内部腐烂充气(即巨人化)而浮出水面的尸体。 其也可指的是方言,时对人的蔑称,多用作詈词。
    • 1、哎呀妈呀,诈尸吖!周哥看到水里的浮尸突然动了起来,不由吓的鬼叫起来,指着那个‘尸体’这,这是什么玩意?“一个装逼的家伙而已,真是大惊小怪。
    • 2、最恐怖的在恒河,人们和浮尸一起洗白白。 
    • 3、正德五年春,大雨如注,至四月湖水横涨官塘,市路弥漫不辨,长桥不没者尺余,浮尸蔽川,所有船户悉流淮、扬、通、泰间,田有抛荒。
    • 4、被寂寞溺死的爱情,成了泪海中的浮尸
    • 5、大破韩魏于伊阙,冬战河内狂飙拔城,千里奔袭华阳,南下略取巴蜀,龙门挫魏武,黄河沉赵卒,水灌鄢都浮尸盈城,长平之役血流漂卤。
    • 6、两军杀到圣德殿前广场上,势若轰天,流血浮尸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EBG
    • 五行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NGT
    • 五行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