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烧
拼音: | guǒ shāo |
注音: | ㄍㄨㄛˇ ㄕㄠ |
裹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包裹其完体而烧烤。
引证解释:
⒈ 谓包裹其完体而烧烤。
引《礼记·礼运》“以炮以燔” 汉郑玄注:“﹝炮﹞裹烧之也。”
《说文解字·火部》“炮” 清段玉裁注:“《礼运》注曰:‘炮,裹烧之也。’按,裹烧之即《内则》之涂烧。”
张舜徽约注:“上古始有火化,惟知取已杀鸡豚裹烧之,故炮炙之事为多。今俗犹有以黄泥涂鸡豚之外,置火中煨之者。迨泥乾坼裂,以手破之,则毛与泥俱脱落而肉熟矣。今人称为烧烤,即古炮炙遗法也。”
网络解释:
裹烧
字义分解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裹
- 五笔YJSE
- 五行火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与裹烧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