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
拼音: | cáo é |
注音: | ㄘㄠˊ ㄜˊ |
曹娥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引证解释:
⒈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刘孝标注引晋虞预《会稽典录》。
引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曹娥。”
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曹娥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30~143)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于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号哭十七昼夜,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
- 1、这八个字是‘绝妙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啊!曹操感叹说我的才华不如你,想了三十里才悟出答案。
- 2、曹娥街道银河社区和聚英社区举办了庆九九重阳节联谊活动,表达对老人们的关爱之情。
- 3、人比花骄,河如凤俏。看婀娜多姿的里东河如何融入博大宽广的曹娥江。
- 4、数十年间,上虞祝家接纳北方逃来的数千难民,在曹娥江畔开山建园,填泽造田,占田数万亩,富甲一方。
- 5、在本文中,该结构体系将被实际运用于曹娥江大闸程中,由此来对整个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系统仔细的研究。
- 6、曹娥江是浙江第三大河,江名因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救父而得名,是绍兴市内最大河流,嵊州城关至入东口为曹娥江污水治理重点。
字义分解
- 拼音cáo
- 注音ㄘㄠˊ
- 笔划11
- 繁体曹
- 五笔GMAJ
- 五行金
(1)(名)〈书〉辈:吾~|尔~。
(2)(名)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3)(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西部。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