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皴
拼音:hú cūn
注音:ㄏㄨˊ ㄘㄨㄣ

胡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

引证解释:

⒈ 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杨朴处士诗云:‘数箇胡皴彻骨乾,一壶村酒胶牙酸。’《南楚新闻》亦云:‘一楪毡根数十皴,盘中犹自有红鳞。’不知皴为何物,疑是饼饵之属。”
明郎瑛《七修类稿续稿·辩证·皴》:“殊不知胡皴乃牛頷下之垂皮,对之酸酒, 杨言其味之恶也。”

网络解释:

胡皴

  • 胡皴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ú cūn,出自《老学庵笔记》。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cūn
    • 注音ㄘㄨ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CWTC
    • 五行

    (1)(名)(皮肤)因受冻而裂开:手~了。

    (2)(名)皮肤上积存的泥垢:一脖子~。

    (3)(名)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为了显示山石的纹理和阴阳面;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叫做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