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烛
拼音: | xiāng zhú |
注音: | ㄒ一ㄤ ㄓㄨˊ |
词性: | 名词 |
香烛的意思
词语解释:
香烛
(1) 祭祀用的香和蜡烛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精美的蜡烛。
引唐温庭筠《菩萨蛮》词:“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唐温庭筠《池塘七夕》诗:“香烛有光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⒉ 香和蜡烛。用以祭祀祖先或供奉神佛。
引宋钱愐《钱氏私志·董夫人》:“钱大主临蓐,齎香烛祈祷。”
《西游记》第五六回:“三藏叫:‘ 悟空,取香烛来,待我祷祝,好念经。’”
《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这是人家供神的东西,不看见点着香烛么!”
国语词典:
祀神供佛所用的香与蜡烛。
网络解释:
香烛
- 1、清明时节语纷纷,郊外游客笑嘻嘻,欲问酒家何处停,路边农妇欢迎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催,商隐弹泪谁人,信香烛鞭炮金钱知。
- 2、现在能找到许多方法使空气中飘香,从插电式空气清新剂到精油扩散器、干花和香烛,等等。
- 3、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
- 4、也正因为关羽如此显赫,除了军人、武师奉他为行业神崇拜外,就连描金业、烟业、香烛业、教育业、命相家等等不相干的行业也推崇关羽,所以也将他变成。
- 5、群雄当下点起香烛,一齐拜天祷祝,接着便是歃血为盟,出征去了。
- 6、二月初一晚,有些求子心切的人,就带着香烛、猪头三牲和给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做的披风,到土地庙去给土地菩萨暖寿,以求神灵保佑得子。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香
- 五笔TJF
- 五行水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