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事
拼音:dàn shì
注音:ㄉㄢˋ ㄕˋ

弹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弹劾之事。 2.即弹章。

引证解释:

⒈ 弹劾之事。

《魏书·儒林传·孙惠蔚》:“光(崔光 )以惠蔚书呈宰辅,乃召惠蔚与峦庭议得失,尚书令王肃又助峦,而峦理终屈,弹事遂寝。”

⒉ 即弹章。参见“弹章”。

《南史·王准之传》:“准之尝作五言诗, 范泰嘲之:‘卿唯解弹事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后之弹事,迭相斟酌,惟新日用,而旧準弗差。”

网络解释:

弹事

  • 弹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àn shì,意思是弹劾之事。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UJF
    • 五行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