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书
拼音:yì shū
注音:一ˋ ㄕㄨ

异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

引证解释:

⒈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

《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注引晋袁山松《后汉书》:“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牛宏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国语词典:

珍贵或世所少见的书籍。

网络解释:

异书

  • “异书”就是字的不同写法,比如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那么除了最正式的写法外,其余的三种就都是异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NAJ
    • 五行

    (1)(形)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

    (2)(形)奇异;特别:~香|~闻。

    (3)(形)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形)另外的;别的:~日|~地。

    (5)(形)分开:离~。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