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氏
拼音:jì sūn shì
注音:ㄐ一ˋ ㄙㄨㄣ ㄕˋ

季孙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后期鲁国掌权的贵族,"三桓"之一。鲁桓公少子季友的后裔。参见"三桓"。

引证解释:

⒈ 春秋后期鲁国掌权的贵族,“三桓”之一。 鲁桓公少子季友的后裔。参见“三桓”。

网络解释:

季孙氏

  • 季孙氏,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作为三桓之首,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握鲁国实权。 三桓,是凌驾于公室的鲁国贵族,出自鲁桓公,包括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其中,季孙氏的始祖季友,谥成,史称“成季”。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BF
    • 五行

    (1)(名)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三个月。

    (2)(名)(~儿)季节:雨~|旺~|西瓜~儿。

    (3)(名)指一个时期的末了:清~(清朝末年)|明之~世。

    (4)(名)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春(农历三月)。参看“孟”、“仲”。

    (5)(名)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伯仲叔~|~弟。

    (6)(名)(Jì)姓。

    • 拼音sūn,xùn
    • 注音ㄙㄨㄣ,ㄒㄩ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IY

    sūn

    1. 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xùn

    1. 古同“逊”。

    • 拼音shì,zhī
    • 注音ㄕˋ,ㄓ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QAV
    • 五行

    shì

    1.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zhī

    1. 〔阏(yān)氏〕见“阏”。

    2. 〔月氏〕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