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梢
拼音:míng shāo
注音:ㄇ一ㄥˊ ㄕㄠ

鸣梢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挥鞭梢作响,使人肃静。皇帝视朝﹑宴会等用之。

引证解释:

⒈ 谓挥鞭梢作响,使人肃静。皇帝视朝、宴会等用之。参见“鸣鞭”。

宋苏舜钦《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诗:“赤案波光卷,鸣梢电尾回。”
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月淡星稀, 建章宫里千门晓。御炉烟裊,隐隐鸣梢杳。”

网络解释:

鸣梢

  • 解释
  • 1、谓挥鞭梢作响,使人肃静。皇帝视朝﹑宴会等用之。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QYG
    • 五行

    (1)(动)(鸟兽或昆虫)叫:鸡~|蝉~。

    (2)(动)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雷~|耳~。

    (3)(动)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谢|~冤。

    • 拼音shāo
    • 注音ㄕㄠ,ㄙㄠ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IEG

    [ shāo ]

    1.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2. 末尾:眉梢。收梢。

    3.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4.古同“艄”,船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