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蠡测
拼音:guǎn kuī lí cè
注音:ㄍㄨㄢˇ ㄎㄨㄟ ㄌ一ˇ ㄘㄜˋ
词性: 成语

管窥蠡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管窥蠡测guǎnkuī-lícè

(1) 管中视天,以瓢量海水,喻眼光狭小,见识不广或不自量力

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红楼梦》三十六回
take a narrow view of sth;look at the sky through a bamboo tube and measure the sea with a calabash——restricted in vision and shallow in understanding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管窥蠡测”比喻眼界狭小,见识短浅。

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明张纶《林泉随笔》:“一耳目之管窥蠡测,又焉得徧观而尽识也。”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凡人全集,各有精神,必通观之,方可定去取,倘捃摭一二,并非其人应选之诗,管窥蠡测,一病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知愤激之词,不免狂戇僭越之罪,且管窥蠡测,亦难免举长畧短,蹈舍己芸人之讥。”

国语词典:

用管窥天,以蠡测海。语本《文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比喻所见狭小。《四游记.东游记.第一回》:「又思自用师心,终非实际;管窥蠡测,终乏大观。」

网络解释:

管窥蠡测

  • 管窥蠡测,读音guǎn kuī lí cè,汉语成语,指人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 1、我对这事果然了解得不透澈,难怪你会说我是管窥蠡测
    • 2、他们不曾说明,这是我的管窥蠡测
    • 3、他这番对国际局势的析论,也只是管窥蠡测之见,何足採信!
    • 4、我们万不可凭管窥蠡测的调查了解,就下结论和发议论。
    • 5、评论作品最忌片面,因为易陷於管窥蠡测之嫌。
    • 6、一个人若只在乎身边的环境,难免会管窥蠡测地看事情,最后让自己与时代脱节。

    字义分解

    • 拼音guǎn
    • 注音ㄍㄨㄢ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PNN
    • 五行

    (1)(名)(~儿)管子:钢~|气~儿。

    (2)(名)吹奏的乐器:~弦乐。

    (3)(名)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晶体~。

    (4)(量)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毛笔。

    (5)(Guǎn)姓。

    (6)(动)管理:~帐|她能同时~十台机器。

    (7)(动)管辖:这个县~着十几个公社。

    (8)(动)管教:~孩子。

    (9)(动)担任(工作):我~宣传;你~文体。

    (10)(动)过问:~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

    (11)(动)保证;负责供给:~保|不好~换|~吃~住。

    (12)〈口〉(介)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他叫小胖子。

    (13)(连)〈方〉不管;无论:这几十万棵果树是社里的财产;~什么也不能让它受到损失。

    • 拼音kuī
    • 注音ㄎㄨㄟ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WFQ
    • 五行

    (动)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暗中察看:~探|~测。

    • 拼音lí,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XEJJ
    • 五行

    1.瓢。

    2.贝壳。

    1.用于人名,范蠡,春秋时人。

    2.(Lǐ)蠡县,地名,在河北。

    • 拼音
    • 注音ㄘㄜ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MJH
    • 五行

    (1)(动)测量:~绘(测量和绘图)|~定(测量后确定)。

    (2)(动)测度:变化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