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陆
拼音: | yáng lù |
注音: | 一ㄤˊ ㄌㄨˋ |
阳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山之南。
引证解释:
⒈ 山之南。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曰:‘寡人闻崑崙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土,禀受无外,滋圣生神,呕养□□□□□帝会,故帝处其阳陆,三王居其正地。’”
《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刘良注:“精气谓太阳。”
网络解释:
阳陆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