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出
拼音:bù xiǎng chū
注音:ㄅㄨˋ ㄒ一ㄤˇ ㄔㄨ

不想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想不到,未料到。

引证解释:

⒈ 想不到,未料到。

郭沫若《断断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我近来重读到这儿,偶尔把《东华续录》来考查一下,不想出一下便被我把他查着了。”

网络解释:

不想出

  • “不想出”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想不到,未料到,郭沫若 《断断集·中的王茂荫》有所记载。
    • 1、既想和朋友见面,又不想出东奔西走。
    • 2、当顾客看房满意,与假房东签下合同并交纳当月租金一半的中介费后,这位假房东就会找各种借口不想出租。
    • 3、有谁不想像莎拉?杰西卡?帕克那样有名呢,有谁不想出演最火热的电视节目呢,更不用说拥有她满橱柜的流行时装了! 
    • 4、张海不想出去,点根烟打开电脑就满网乱逛。
    • 5、他不想出人头地,只愿深入群众之中。
    • 6、于是,众人心里开始打起了小算盘,自觉不如的便缩起了脖子,自察差不多的也不想出去丢丑,自觉胜过二人的像没有。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xiǎng
    • 注音ㄒㄧㄤ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HNU
    • 五行

    (1)(动)开动脑筋;思索:~办法|冥思苦~。

    (2)(动)推测;认为:猜~|~来|~必。

    (3)(动)希望;打算:我~去桂林。

    (4)(动)怀念;想念:~家|朝思暮~。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