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褟
拼音:hàn tā
注音:ㄏㄢˋ ㄊㄚ

汗褟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汗塌'。
方言。贴身穿的中式小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汗塌”。方言。贴身穿的中式小褂。参见“汗衫”。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长姐儿﹞一眼看见大奶奶的汗塌儿袖子上头,蹭了块胭脂。”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七章:“剑平连忙替他擦汗,换了湿透的汗褟,又让他服药。”

网络解释:

汗褟

  • 汗褟(读音hàn tā),属方言词汇,指一种贴身穿的中式小褂。
  •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hán
    • 注音ㄏㄢˋ,ㄏ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H
    • 五行

    hà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汗水。汗流浃背。

    2. 出汗,使出汗: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汗马功劳。汗牛充栋。

    hán

    1. 〔可(kè)汗〕见“可2”。

    • 拼音
    • 注音ㄊㄚ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PUJN

    (1)(动)〈方〉在衣服上面缝(花边或绦)。

    (2)(动)〔汗儿〕〈方〉夏天贴身穿的中式小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