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号
拼音:wū hào
注音:ㄨ ㄏㄠˋ

乌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桡下,劲能复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说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于也;号,呼也。于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后以"乌号"指良弓。 2.表示对死者哀悼。 3.称人死亡的敬辞。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乌号”指良弓。

《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棊卫之箭。”
高诱注:“乌号,桑柘,其材坚劲,乌峙其上,及其将飞,枝必橈下,劲能復巢,乌随之,乌不敢飞,号呼其上。伐其枝以为弓,因曰乌号之弓也。一説黄帝铸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龙而上,其臣援弓射龙,欲下黄帝,不能也。乌,於也;号,呼也。於是抱弓而号。因名其弓为乌号之弓也。”
《太平御览》卷三四七引汉陈琳《武库赋》:“弓则乌号、越棘、繁弱、角端。”
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之二:“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尺龙文迥照莲。”
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休得把乌号架,休得把青茎射。”

⒉ 表示对死者哀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匡俗﹞屡逃徵聘,庐於此山,时人敬之。

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
宋叶适《何参政挽歌》之二:“佳哉凤凰壠,悲甚付乌号。”

⒊ 称人死亡的敬辞。

《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论》:“及回鑾輅,寻堕乌号,故虽有应运之名,而未覩为君之德也。”

国语词典:

良弓。

网络解释:

乌号

  • 乌号,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原道训》和《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原指良弓,指代传说为黄帝所用过的弓。后引申为称人死亡的敬辞,.表示对死者哀悼。
  • 字义分解

    • 拼音wū,wù
    • 注音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QNGD

    黑色的:乌发、乌木、乌云。

    乌鸦:月落乌啼。

    [乌拉]同“靰鞡”。

    • 拼音hào,háo
    • 注音ㄏㄠˋ,ㄏㄠ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GNB
    • 五行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