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独
拼音:yōu dú
注音:一ㄡ ㄉㄨˊ

幽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 2.独处。

引证解释:

⒈ 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

《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司空图《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⒉ 独处。

清陈确《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谭嗣同《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国语词典:

独处于僻静之地。

网络解释:

幽独

  • 幽独,汉语词汇。
  • 拼音:yōu dú
  • 释义:静寂孤独,默然自守;有时亦指寂静孤独的人。后泛指独处。
  • 字义分解

    • 拼音yōu
    • 注音ㄧㄡ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XMK
    • 五行

    (1)(形)深远;僻静;昏暗:~静|~谷|~远|~深|~香|曲径通~。

    (2)(形)隐蔽的;不公开的:~闭|~居|~门|~趣|~会。

    (3)(形)沉静:~寂|~思。

    (4)(动)囚禁:~囚|~禁。

    (5)(名)阴间:~魂|~灵。

    (6)(名)古州名;大致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州。

    (7)(Yōu)姓。

    • 拼音
    • 注音ㄉ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TJY
    • 五行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