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备不虞
拼音: | yǐ bèi bù yú |
以备不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防备预料不到的事。
- 1、所以吴起说“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 2、据《四民月令》记载,为了防止本地农民于春黄不接和寒冻将临之际抢粮,地主们让依附农民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 3、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
- 4、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 5、一众乞丐互相使个眼色,不约而同伸手探怀,以备不虞。
- 6、外强中干,天下焉能不乱乎?将军积蓄兵力,未雨绸缪,乃高明之举也!向日黄巾方乱之时,糜竺也曾数度劝说陶恭祖,愿以家资相助,让其招兵买马,以备不虞。
字义分解
- 拼音yǐ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以
- 五笔NYWY
- 五行土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8
- 繁体備
- 五笔TLF
- 五行水
(1)(动)具备;具有:德才兼~。
(2)(动)准备:~战|~料|~而不用。
(3)(动)防备:~荒(防备灾荒)。
(4)(名)设备(包括人力、物力):军~|装~。
(5)(副)表示完全:关怀~至|~受欢迎。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以备不虞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