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阙
拼音:shí què
注音:ㄕˊ ㄑㄩㄝˋ

石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2.汉宫观名。

引证解释:

⒈ 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刘向《说苑·反质》:“立石闕东海上胊山界中,以为秦东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南有汉荆州刺史李刚墓……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间。”
清许承钦《次韵赠邓孝威》:“如衔石闕难为语,屡卸金貂不破愁。”
清丘逢甲《谒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诗:“石闕苔荒一径深,悲秋怀古此登临。”
徐迟《凤翔》:“各地宗教文物,以及许多的古代宫殿,陵寝,寺庙,城墙,桥梁,石阙,砖塔,木塔……这一切都在他心上,都属于他的工作。”

⒉ 汉宫观名。参见“石关”。

《三辅黄图·汉宫》:“建元中,作石闕、封峦、鳷鹊观於( 甘泉 )苑垣内。”

网络解释:

石阙 (建筑术语)

  • 石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汉 刘向 《说苑·反质》:“立石阙 东海 上 胊山 界中,以为 秦 东门。”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GTG
    • 五行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拼音quē,què
    • 注音ㄑㄩㄝ,ㄑㄩㄝ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UBW
    • 五行

    quē

    1. 古代用作“缺”字。空缺:尚付阙阙。有怀疑的事情暂时不下断语,留待查考:阙疑。

    2. 过错:阙失。

    3. 姓。

    què

    1.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2.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4.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