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方
拼音:sū fāng
注音:ㄙㄨ ㄈㄤ

苏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苏枋。

引证解释:

⒈ 即苏枋。参见“苏枋”。

唐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苏方》诗:“苏方之赤,在胡之舶,其利乃博。”

网络解释:

苏方

  • 苏方,又称苏木、[棕]木(台湾)、苏枋、苏方木,豆科,常绿小乔木,有少数小刺。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每年6月至9月开花,花为黄色5瓣,圆锥花序。果实为红棕色木质荚果,不开裂。多分布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我国南部一带。
    • 1、旱柳冷漠地扫了他一眼,比苏方还惜字如金地沉默,但还是点了点头算默认了。
    • 2、但在会谈中途休息和进餐的过程中,那些曾在苏联留学的中方领导人与苏方领导人共同回忆起两国并肩前进的岁月,苏联官员被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所感染。
    • 3、苏联将盛过去卖身投靠苏联、背叛国民政府的情报转交蒋介石,是想假手国民政府来收拾盛,但蒋介石的这番答复,自然与苏方预期相距甚远。
    • 4、报告的结论与建议为苏方设计提供新的依据,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 5、面对中方代表提出的“取消中国与旧俄帝政时代各约”的要求,苏方代表表示赞成,但其中有关中俄界务的应予除外。
    • 6、目的:探讨现代抗休克液体复苏方法和复苏终极目标实现手段。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