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饷
拼音:bīng xiǎng
注音:ㄅ一ㄥ ㄒ一ㄤˇ

兵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军人的薪俸。也泛指军队的给养和费用。

引证解释:

⒈ 军人的薪俸。也泛指军队的给养和费用。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乃命昭才入水师营,食兵餉,擢为武弁。”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在京每岁需用兵餉列后:盛京俸餉银八十五万二千六百四十八两八钱……八旂前锋护军披甲喂马银一十八万五千六百二十二两。”

国语词典:

兵士的粮饷。泛指军队中一切费用。

网络解释:

兵饷

  • 兵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bīng xiǎng,释义为军人的薪俸。
  •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 拼音xiǎng
    • 注音ㄒ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NTK
    • 五行

    1.用酒食等款待。

    2.薪金(旧时多指军警等的薪金):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