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副使
拼音: | kuáng fù shǐ |
注音: | ㄎㄨㄤˊ ㄈㄨˋ ㄕˇ |
狂副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苏轼·元丰年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自号“狂副使”。
引证解释:
⒈ 宋苏轼元丰年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自号“狂副使”。
引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苏东坡在黄州,自号狂副使,其词云:‘更问罇前狂副使。’”
网络解释:
狂副使
字义分解
- 拼音kuáng
- 注音ㄎㄨㄤˊ
- 笔划7
- 繁体狂
- 五笔QTGG
- 五行木
(1)(形)精神失常;疯狂:发~|丧心病~。
(2)(形)猛烈;声势大:~风|~奔的马。
(3)(形)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喜|~欢。
(4)(形)狂妄:~言。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ㄆㄧˋ
- 笔划11
- 繁体副
- 五笔GKLJ
fù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pì剖开,裂开:“不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