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素
拼音:zhǐ sù
注音:ㄓˇ ㄙㄨˋ

纸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2.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

引证解释:

⒈ 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南朝齐王琰《冥祥记》:“里中小屋,有经像者,亦多不烧。或屋虽焚毁,而於煨尽之中,时得全经,纸素如故。”
唐李节《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容貌於土木者沉诸水,言词於纸素者烈诸火。”

⒉ 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

宋沉括《梦溪笔谈·书画》:“王羲之书,旧传惟《乐毅论》乃羲之亲书於石,其他皆纸素所传。”

网络解释:

纸素

  • 纸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ǐ sù,是指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QAN
    • 五行

    (1)(名)纸张;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

    (2)(量)书信、文件的张数:一~公文。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XIU
    • 五行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