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卒
拼音: | wù zú |
注音: | ㄨ ㄗㄨˊ |
兀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党项语音译。是元昊在西夏国内的自称。
引证解释:
⒈ 党项语音译。 西夏国主的自称。
引《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赵元昊﹞犹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霄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
宋范仲淹《答安抚王内翰书》:“今贵称兀卒,以避中朝,取汉唐故事,如单于、可汗之类。”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元昊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问。”
网络解释:
兀卒
字义分解
- 拼音wù,wū
- 注音ㄨˋ
- 笔划3
- 繁体兀
- 五笔GQV
- 五行土
wù
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
2.形容山秃。泛指秃:~鹫。
wū〔兀秃〕也作兀突。水不凉也不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