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毕
拼音: | lǐ bì |
注音: | ㄌ一ˇ ㄅ一ˋ |
礼毕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乐名。
由敬礼状态还原到不敬礼状态的口令。
由敬礼状态还原到不敬礼状态的口令。
引证解释:
⒈ 乐名。
引《隋书·音乐志下》:“《礼毕》者,本出自晋太尉庾亮家, 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执翳以舞,象其容,取其諡以号之,谓之为《文康乐》。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为名。”
网络解释:
礼毕
- 1、越二月,东巡狩至于洛邑,肆觐礼毕,玉銮旋轸,度崤函之险,践分陕之地,缅惟列圣,降望大河。
- 2、见玉帝礼毕,又见如来,申谢道“始闻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宫煅炼,以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
- 3、礼毕之后,付长坤命令他上岗出发。
- 4、公祭礼毕,人们怀着对人文初祖的无比敬仰之情,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
- 5、礼毕,众人进入佛家圣地,圣上向寺中长老一一介绍自己带来的能人异士,这其中有名噪一时的云游僧侣,求仙问道之隐士,还有许多其它寺院的大和尚。
- 6、前陷交阯将吏苏佐等十七人自拔来归。九月戊戌,诏:"冬至日南郊,宜依故事设皇地只位。礼毕,别议方泽之仪以闻。"。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禮
- 五笔PYNN
- 五行火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