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旒
拼音:shí èr liú
注音:ㄕˊ ㄦˋ ㄌ一ㄡˊ

十二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

借指天子。

引证解释:

⒈ 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

《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郑玄注:“天子以五采藻为旒,旒十有二。”
孔颖达疏:“天子前之与后各有十二旒。”

⒉ 借指天子。

宋梅尧臣《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却直中书省,重瞻十二旒。”

网络解释:

十二旒

  • 十二旒是一个汉语词汇,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借指天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TYQ
    • 五行

    (1)(名)旗子上面的飘带。

    (2)(名)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