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丫子
拼音:jiǎo yā zi
注音:ㄐ一ㄠˇ 一ㄚ ㄗˇ
词性: 名词

脚丫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脚丫 ”。

引证解释:

⒈ 见“脚丫”。

国语词典:

俗称脚。

如:「妹妹光著脚丫子在沙堆上走来走去。」

词语翻译

英语
(coll.)​ foot
德语
Latschen (S)​, Fuß (ugs)​ (S)​
法语
Pied (anatomie)​

网络解释:

脚丫子

  • 脚丫子,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jiǎo yā zi,指的是人体下肢末端,是方言,指脚。其也作脚鸭子。如:梁斌 《播火记》十七:“我看他变貌失色,就往外溜,一出门撒开脚丫子跑回来!”
    • 1、这里全是男人的大脚丫子印儿,没一个女人的三寸金莲脚印。
    • 2、夏天,他替摆摊点的货主们装运汽水,或者打扫水果皮;冬天,就光着脚丫子穿着高高的雨靴子下到很深的淤泥里挖莲菜,帮着商贩们拉货掀车。
    • 3、豹怪惊醒了,蓦地向后慌乱奔窜,豺、狼二怪哪还敢迟疑片刻,撒开脚丫子逃匿,老头也懒得追杀,须臾间三怪便跑得没影了。
    • 4、他那两只光着的大脚丫子,踩在松软的褐色的泥土上,立刻又陷了下去,移动之后,留下一个连着一个的脚印。
    • 5、睡觉别踢被子,省的冻坏脚丫子;吃饭别太挑食,省的瘦成竹竿子;生活别总辛劳,省的累成老头子。祝福送你,愿你勇猛如豹子,快乐像猴子,幸福似孩子。
    • 6、常癸司还未来得及反应,脚底板就哗哗啦啦地落到了地上,这次就不再是空荡荡的脚丫子了,而是牛鬼蛇神、魑魅魍魉,相比楚黎带的那群,这才叫真真正正的鬼呢。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FCB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

    • 拼音
    • 注音ㄧㄚ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UHK
    • 五行

    (名)上端分叉的东西:~杈|枝~|毛~头。

    女孩子: 小~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