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瘁
拼音: | kū cuì |
注音: | ㄎㄨ ㄘㄨㄟˋ |
枯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枯瘁
(1) 枯槁
例
英
(2) 枯槁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犹枯萎。
引《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枯瘁更荣,絶统復纪。”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七:“芭蕉至秋后著霜则皆枯瘁。”
明刘基《夏夜台州城中作》诗:“古时东海辟孝妇,草木枯瘁连三冬。”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宋林唐两义士》:“南村(陶宗仪 )以东嘉去杭千里,冬青岂易持去,纵持去,岂能不枯瘁。”
⒉ 枯瘦憔悴。
引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新知录》:“二人同舟有所适,一人性急,昼夜计程,稍阻輒愤懣,形为枯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泥书生》:“一书生入,脱衣巾,就妇共寝。自是恆无虚夕。月餘,﹝妇﹞形容枯瘁。”
⒊ 指衰老之人。
引宋叶适《辞免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崇福宫状》:“七十既至,一再控陈,但得归休,便为止足,岂意矜怜枯瘁,委曲陶鎔,特畀新除,復还旧物。”
网络解释:
枯瘁
字义分解
- 拼音kū
- 注音ㄎㄨ
- 笔划9
- 繁体枯
- 五笔SDG
- 五行金
(1)(形)(植物等)失去水分:~萎|~槁|~草|~骨。
(2)(形)(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井|海~石烂。
(3)(形)没有生趣;枯燥:~坐。
(4)(名)〈方〉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茶~|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