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皮
拼音: | cái pí |
注音: | ㄘㄞˊ ㄆ一ˊ |
裁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隋书.食货志》:"大业已后,王纲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或剪铁鍱﹑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后因以"裁皮"指粗制滥造的钱币。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裁皮”指粗制滥造的钱币。
引《隋书·食货志》:“大业已后,王纲弛紊,巨姦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或翦铁鍱、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
《随园诗话》卷一引清杨蓉裳《咏钱》:“积窖千緡朽,当筵一掷多。裁皮嗤大业,剪叶记闍婆。”
网络解释:
裁皮
字义分解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12
- 繁体裁
- 五笔FAYE
- 五行金
(1)(动)用刀、剪等割或铰。
(2)(量)整张纸分成的相等的若干分;印刷上纸的若干分之一。
(3)(动)除掉;削减。
(4)(动)安排取舍。
(5)(动)衡量;判断。
(6)(名)格式;体制。
(7)(动)刎颈。
(8)(动)控制;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