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丁
拼音:mì dīng
注音:ㄇ一ˋ ㄉ一ㄥ

蜜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蚶子。俗称瓦垄子。

引证解释:

⒈ 即蚶子。俗称瓦垄子。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魁蛤》:“案《岭表録异》云:南人名空慈子。尚书卢钧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 广人重其肉,炙以荐酒,呼为天臠。

广人谓之蜜丁。”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蜜丁马甲》:“绍兴吕学博承恩诗云:‘蜜丁曾共品,马甲亦同名。’为主司赏识,取中三十四名。按,蜜丁,见《海物异名记》,云:‘蜜丁,魁蛤之子也。’”

网络解释:

蜜丁

  • 即蚶子。俗称瓦垄子。指的是蚶壳里的肉。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ㄧ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NTJ
    • 五行

    (1)(名)蜂蜜;蜜蜂用采集的花蜜酿成的粘稠液体;黄白色;有甜味;供食用和药用。

    (2)(名)像蜂蜜的东西:~枣|糖~。

    (3)(形)甜美:甜言~语。

    • 拼音dīng,zhēng
    • 注音ㄉㄧㄥ,ㄓㄥ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SGH
    • 五行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

    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