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
拼音:shā qīng
注音:ㄕㄚ ㄑ一ㄥ
词性: 动词

杀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杀青shāqīng

(1) 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三苞》奇字已杀青。——·陆游《读书》
dry green bamboo strips on the fire before writing on them;completion of a book manuscript

(2) 加工绿茶的一道工序,把嫩叶加高温烤软,破坏其中的酵素,防止发酵并使茶叶保持原有绿色,以便进一步加工

heat green tea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制竹简程序之一。将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

《太平御览》卷六〇六引汉刘向《别录》:“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於火上炙乾之。”
《后汉书·吴祐传》:“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李贤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蠧,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⒉ 古人校书,初书于竹简上,改定后再书于绢帛。后因泛称缮成定本或校刻付印为“杀青”。一说,古人著书,初稿书于青竹皮上,取其易于改抹,改定后再削去青皮,书于竹白,谓之“杀青”。参阅明姚福《青溪暇笔》。

南朝梁武帝《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删次起实沉,杀青在建酉。”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夫班马执简,既五经之罪人,而晋宋杀青,又三史之不若。”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閲数年,杀青无日。”

⒊ 古时造纸方法。参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

⒋ 绿茶加工初制的第一个工序。将鲜茶叶置锅中炒焙,便于揉捻。

国语词典:

古代制作竹简,必先用火烤炙,至其冒出水分,刮去青皮,始方便书写并防止虫蠹,此一制作程序,称为「杀青」。

网络解释:

杀青 (农业词汇)

  •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 杀青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开拍
    • 1、此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序而制造成。
    • 2、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 3、于是我们去看了他的炮制车间,他将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一道道炮制序给我们讲了,讲得津津有味,眼睛里尽是自豪。
    • 4、杀青当晚,他兴高采烈拉大队到酒店庆功,离开时微醉的他竟在众目睽睽下公然揽女,更任由一豪放女跨坐在身上。
    • 5、电影是莉莉安的收山之作,将反映中国的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预计本月杀青,明年初在法国的电视台播出。
    • 6、编辑委托我编写的百篇稿件,杀青有待,再需三天即可完成。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
    • 注音ㄕㄚ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SU
    • 五行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F
    • 五行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