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拼音:èr láng shén
注音:ㄦˋ ㄌㄤˊ ㄕㄣˊ

二郎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间传说中的神名。

词牌名。原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牌转变甚多,徐伸词,名《转调二郎神》,吴文英词,名《十二郎》。详见《词谱》卷三二。

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商调,南曲较常见。

引证解释:

⒈ 民间传说中的神名。 宋以后各地多立其庙。 《朱子语类》以为指秦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封神演义》称其名为杨戬,《宝莲灯》则以为三圣母之兄。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比及问五陵人,先顶礼二郎神。”
《西游记》第六回:“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

⒉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牌转变甚多, 徐伸词,名《转调二郎神》, 吴文英词,名《十二郎》。详见《词谱》卷三二。

⒊ 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商调,南曲较常见。

国语词典:

民间传说中的神:(1)​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斩蛟锁龙,筑堰平患,蜀人奉为灌口二郎神,祠祀不绝。也称为「灌口二郎」。(2)​隋代嘉州太守赵昱斩蛟定患,后又显灵平定水灾,民感其德,立庙灌口,奉为二郎神。也称为「灌口二郎」。(3)​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记玉皇大帝外甥杨戬,神通广大,曾诛六怪、劈桃山,号为「灌口二郎」。(4)​ 晋邓遐为襄阳太守,斩沔水蛟除患,乡人立庙祠祀,因尝为二郎将,故尊为二郎神。

词语翻译

英语
Erlangshen, Chinese deity
法语
Erlang Shen

网络解释:

二郎神 (道教神仙)

  • 二郎神,又称二郎显圣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口神、赤城王、昭惠显圣仁佑王、清源妙道真君等等,是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清以前曾被奉为戏神,还被奉为猎神、蹴鞠神、雷神、酒神等。由于封神演义的影响,二郎神通常叫作杨戬,他力大无穷,变幻莫测,能有七十二变(八九玄功)。他的武器是三尖两刃枪,武功绝伦,座下有神兽哮天犬,额间有第三只神眼。
    • 1、二郎神怒斥孙悟空:你偷吃了王母的蟠桃,真是胆大包天。
    • 2、看着如此深明大义的二郎神,地明感到一阵热血澎湃,说道真君如此豪义,我地明愿意追随。
    • 3、传说二郎神走南闯北交际,见圣泉山上新修了寺庙,他就惦记送份礼套个交情。
    • 4、第二天,二郎神回去第一次撤了一个迷天大谎。
    • 5、二郎神骂孙悟空,你偷吃了王母的蟠桃,真是胆大包天。
    • 6、国际民航日,送你一张机票,乘上一架快乐航班,有美女嫦娥全程陪你说话,有帅哥二郎神随时和你聊天,愿你把快乐带回家,将开心进行到底。

    字义分解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láng,làng
    • 注音ㄌㄤˊ,ㄌ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VCB
    • 五行

    láng

    1.古代官名:侍~。员外~。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放牛~。女~。

    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君。情~。

    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令~。

    5.姓。

    làng

    见〖屎壳郎〗。

    • 拼音shén
    • 注音ㄕ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YJH
    • 五行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