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
拼音:sān wú
注音:ㄙㄢ ㄨˊ

三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引证解释:

⒈ 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孔颖达疏:“此三者,皆谓行之在心,外无形状,故称无也。”
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五有三无,匪君不极。”

⒉ 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唐王勃《释迦佛赋》:“恩霑九有,行洽三无。”

网络解释:

三无 (汉语词语)

  • 三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an wu,意思是1. 谓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2. 佛教语。指空、无相、无作。亦泛指佛法。
    • 1、“三无”货车拉着数十桶危险品。
    • 2、功是修行的功夫,德是本性的德能;功是戒定,德是智慧,三世诸佛的教法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 3、对我们的友情做了个质检,却发现它是件三无产品:无条件,无理由,无期限。主要成分:铁磁。热量:赤诚。产地:内心!祝感恩节快乐!
    • 4、我不知道你是个什么爷,你是个三无贱种绝对是可以恳定的。
    • 5、一无车辆,二无噪音,三无臭气。世界无车日,送给你最珍贵的礼物:“三无”牌“环保清心爽身粉”。愿你天天快乐、事事如意!
    • 6、全国解放后,当年由万氏兄弟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资料的状况下开创发展起来的中国动画片,也在突飞猛进。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