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闬
拼音:lǐ hàn
注音:ㄌ一ˇ ㄏㄢˋ

里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里门。
代指乡里。

引证解释:

⒈ 指里门。

《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顺与光武同里閈,少相厚。”
李贤注:“閈,里门也。”
《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刘逵注:“閈,里门也。”

⒉ 代指乡里。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徐凝》:“﹝凝﹞与施肩吾同里閈,日亲声调。”
清钱谦益《雷孝子传》:“﹝其父﹞强饭徐步,优游里閈者一年而卒。”
章炳麟《訄书·官统下》:“夫豪俊虽超軼於里閈之士,其材性则大氐不出其里閈。”

国语词典:

里闾、里巷。

网络解释:

里闬

  • 里闬指里门。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hàn,bì
    • 注音ㄏㄢˋ,ㄅㄧ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FK

    hàn

    1. 里巷的门,又泛指门:“里闬对出。”

    2. 防备:“乃作水门……以闬寇偷。”

    3. 乡里:“陈之,归乡闬。”

    4. 墙垣:“闬庭诡异,门千万户。”

    1. 古同“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