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
拼音:pú xiān xì
注音:ㄆㄨˊ ㄒ一ㄢ ㄒ一ˋ

莆仙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莆仙戏púxiānxì

(1)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兴化戏,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一带

an opera in Fujian province

国语词典:

流行于今福建省莆田、仙游一带的剧种。常用曲牌二百多个,分大题、小题二种。剧目几乎保存了宋、元南戏的全部剧目,亦有源自民歌、佛曲等曲调。乐队只有司鼓、司锣、司吹三人,乐器有小唢呐、笛管、大唢呐、笛子、二胡、大三弦等。因旧属兴化府,故也称为「兴化戏」。

网络解释:

莆仙戏

  • 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
  •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新编莆仙戏《江上行》新闻发布会上的几位主角一字排开,最跳眼的就是黄艳艳。 
    • 2、本报讯全世界的莆仙戏迷们,足不出户,只要轻轻点击鼠标,链接。
    • 3、福建莆田莆仙大剧院开演莆仙戏
    • 4、为凸显莆仙传统民俗文化特色,在当天的庙会表演中,安排了莆仙戏演出,舞龙舞狮、车鼓队、踩高跷等莆仙民俗节目。
    • 5、村里的小广场上更加热闹,一出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正在上演。
    • 6、然而,在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福建古老剧种莆仙戏中,却完整地保留了一批佚失已久的南戏剧目。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GEY
    • 五行

    (1)(名)姓。

    (2)(名)莆田;地名;在福田。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MH
      • 五行

      (1)(名)仙人;神仙:~境。

      (2)(形)轻松;自在。

      • 拼音xì,hū
      • 注音ㄒㄧˋ,ㄏㄨ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CAT

      1.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1. 〔於(wū)戏〕同“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