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qiān zì wén |
注音: | ㄑ一ㄢ ㄗˋ ㄨㄣˊ |
千字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南朝梁武帝指令给事郎周兴嗣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的文章。四字一句,对偶押韵,便于记诵,后来用为儿童启蒙读本。以后又有注释、续编和改编本多种。参阅《六艺之一录》卷一六八、 清顾炎武《日知录·千字文》。
⒉ 法帖名。古人重王羲之书法,以王字集《千字文帖》, 南朝陈智永、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张旭、李阳冰和怀素皆有临本。亦省称“千文”。参阅《三希堂法帖》第一册。
引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论虞书千文》:“闻曾家所藏虞帖,未曾见,但前辈写《千文》如智永辈,不正即草,未有以行书写者。”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世传智永写《千文》八百本。”
国语词典:
书名。南朝梁周兴嗣所撰,以一千个不同的单字所写成,每四字一句,对偶押韵,以便于背诵,是旧时儿童启蒙时必读的书。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千字文 (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 1、我兴奋地瞪大眼睛,反复地读这篇和板擦儿差不多大的千字文,心潮如海浪般起伏。
- 2、袁家不愧是书香门第,看袁少爷那样子,想来已经学了《百家姓》《千字文》……
- 3、所谓的蒙童,取材千字文之中,赋诗一首,且需天地文星震动,天地为证,圣贤决断,通过者,方可获得第一缕才气,才能够有资格参加童生乡试。
- 4、奇平眼高,咬定走正统的学书路径,他临写智永千字文、怀素小草、王羲之十七帖及圣教序等,走的是气息雅正而技术要求严格的路数。
- 5、要求他从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一次背诵的量并不多。
- 6、明后天您就要去科举了拿千字文做什么?
字义分解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字
- 五笔PBF
- 五行金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千字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