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
拼音: | tōng jiǎ |
注音: | ㄊㄨㄥ ㄐ一ㄚˇ |
通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通假
(1) 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英
引证解释:
⒈ 互相借用。
引明文徵明《企斋先生传》:“先生昆弟五人,白首同居,有无通假,死丧患难,惠恤惟勤,於伦谊至篤也。”
张元济《<愧郯录>跋》:“书此以识吾友通假之惠,并为是书庆幸焉。”
⒉ 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迭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穀”,借“吁”为“吁”。
国语词典:
同音字或近音字相互通用或假借。古书常用通假字,可包括三种:一、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二、双声通假。如借果为敢。三、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通假
- 1、真是最令人费解的一件事,本该正经的时候大家通通不正经,结局已经注定,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不正经了,大家又通通假装正经,如果能将这假装的正经维持到最后一刻,也算可歌可泣,但大家明显没有做到。
- 2、俺从不写错字,但俺写通假字。
- 3、敦煌变文中有一种特殊通假,即用“以”、“亦”、“意”等字替代“一”字,这种异乎寻常的通假,表明了一种特殊的语音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与语法功能有著一定的联系。
- 4、使用最普通假缝是不间断的均匀针迹。
- 5、蒋大勇忙不迭的握着王中平的手说了一大通假大空的废话,无非只有一个中心思想,你王中平放手去干,身后有他们在后面支援。
- 6、十道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答案是开放性的,题目中也没有繁体字通假字生僻字,通篇的白话文,总之来说就是很简单,识字的都会做。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通
- 五笔CEPK
- 五行火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