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ǔn dì |
注音: | ㄓㄨㄣˇ ㄉ一ˋ |
准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准的
(1) “准”、“的”都是箭靶,即射击目标,故引申为标准
引证解释:
⒈ 箭靶。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弦矢分,艺殪仆” 郭璞注引汉文颖曰:“所射準的为艺。”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準的陈,则流鏑赴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準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
⒉ 标准。
引《后汉书·齐武王縯传》:“遽自尊立,为天下準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
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学富文史,言成準的。”
清周亮工《跋黄心甫自叙年谱前》:“当世所遴选文字,同人奉为準的。”
⒊ 作为准则;以为标准。
引汉王充《论衡·知实》:“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準的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则準的乎典雅。”
1. 标准;准则。 《梁书·锺嵘传》:“淄澠并汎,朱紫相夺,諠譁竞起,准的无依。”
今本《诗品》作“準的”。 《隋书·王胄传》:“﹝王胄﹞与虞绰齐名,同志友善,於时后进之士咸以二人为准的。”
周作人《<蜕龛印存>序》:“古之印章,执政所持,作信万国,故铸凿之事,必有世守之法,可为后来准的。”
⒋ 谓射中目标,弄准确。
引汉王充《论衡·知实》:“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
国语词典:
标准。
网络解释:
准的
- 1、小刚很顽固,他认准的事谁也改变不了。
- 2、非常情况下能否坚持原则,常常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
- 3、由奥巴马担任总统毫无疑问将比麦凯恩在任何事情上更加耀武扬威从人民币问题到对环保和劳标准的需求,而且奥巴马自身也会面临来自议会的麻烦。
- 4、无房、无车、无存折、标准的三无产品。
- 5、结果发现,经过培训的测评师对评分标准的理解较为准确,但评分不太一致。
- 6、他生就一副铜筋铁骨,高高的身材黑脸膛,是一个标准的西北汉子。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n
- 注音ㄓㄨㄣˇ
- 笔划10
- 繁体準
- 五笔UWYG
- 五行土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
- 拼音de,dí,dì,dī
- 注音ㄉㄧˊ,ㄉㄧˋ,˙ㄉㄜ
- 笔划8
- 繁体的
- 五笔RQYY
de
1.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谁~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dí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dì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dī(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与准的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