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呼隆
拼音:dà hū lóng
注音:ㄉㄚˋ ㄏㄨ ㄌㄨㄥˊ

大呼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大唿隆'。
形容做事虚张声势﹐很少实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大唿隆”。形容做事虚张声势,很少实效。

徐光耀《望日莲》:“敌人今日来村,不过是‘大唿隆’。真要看准目标, 佐滕是不会这么明火执仗的。”
张兴义《多年的“老疙瘩”解开了》:“没实行责任制时,干活大呼隆,干部张嘴立规矩,闭嘴训社员。”

国语词典:

大陆地区指声势大却无实效。

如:「做事要实在,不要犯大呼隆的毛病。」

网络解释:

大呼隆

  • 大呼隆(dà hū lóng)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做事虚张声势,很少实效。
    • 1、他一出现,记者们大呼隆地一冲而上。
    • 2、部队战备值班因循守旧、警惕性差,个别人存在当“和平兵”思想;部队训练像赶鸭子上架,大呼隆,一锅煮;各营站人才资源不均、过硬教练员短缺。 
    • 3、实践证明,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作应提高针对性,既不可贪多图快,搞一拥而上的“大呼隆”,也不能搞“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
    • 4、“我们不搞‘大呼隆’的招商会,全是‘小分队’上门招商、叩门招商。
    • 5、,都雇了几十个人,大骡子大马大呼隆
    • 6、“打一仗就要进一步,不是一有事就大家伙儿一齐上,必须做到科学防疫,不搞大呼隆;平时也应注重整合资源,搞合理高效的全国防疫布局。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
    • 注音ㄏ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TUH
    • 五行

    (1)(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Hū)姓。

    (5)象声词:北风~~地吹。

    • 拼音lóng,lō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TGG

    lóng

    1.盛大:~重。

    2.兴盛:兴~。

    3.深厚;程度深:~情厚谊。~冬。

    4.凸起:~起。

    lōng

    见"黑咕隆咚"、“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