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挡
拼音: | tī dǎng |
注音: | ㄊ一 ㄉㄤˇ |
擿挡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鼓声。
引证解释:
⒈ 鼓声。
引《管子·宙合》:“夫天地一险一易,若鼓之有楟,擿挡则击。”
郭沫若等集校引张登曰:“擿挡,鼓声也,犹鞺韃也。言鼓之有擿挡之声,由枹有以击之也。”
网络解释:
擿挡
字义分解
- 拼音tī,zhì,zhāi
- 注音ㄊㄧ,ㄓˋ,ㄓㄞ
- 笔划17
- 繁体擿
- 五笔RUMP
- 五行-
tī
1.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2. 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3.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
4. 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
5. 搜索。
6. 探。
7. 剖开;分。
8. 捶。
zhì1. 搔,挠。
2. 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
3. 古同“掷”,投掷:“擿玉毁珠。”
zhāi1. 古同“摘”:“绿桑擿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