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èng bǐ |
注音: | ㄓㄥˋ ㄅ一ˇ |
词性: | 名词 |
正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比
(1) 两个变量的比值为常数时的比例关系
引证解释:
⒈ 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应的变化,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
⒉ 当两个量的比是一个常数,这种关系叫做正比。
国语词典:
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方面,一方起变化,另一方则相对的产生变化。
词语翻译
- 1、推销的成败与事前的准备成正比。
- 2、因此,单模光场与此介质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正比于光场的湮灭算符与产生算符和的四次方。
- 3、信仰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的力量,就同其他各种感情一样,恰同激动的程度成正比。
- 4、谦虚的学生应该学会珍视真理,而不应该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炫耀个人所得到的赞誉,而对真理却是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的,谦虚几乎都是和学生的才能形成正比的,而不谦虚则是成反比。
- 5、耕耘的汗水和收获的果实成正比。
- 6、可是一个人的伤心是与付出成正比的,而非取决于得到。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正
- 五笔GHD
- 五行金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比
- 五笔XXN
- 五行水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