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花子
拼音:wǔ sè huā zǐ
注音:ㄨˇ ㄙㄜˋ ㄏㄨㄚ ㄗˇ

五色花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花子》:“秦始皇好神仙,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昇。”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GHG
  • 五行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