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
拼音: | dōng zhōu |
注音: | ㄉㄨㄥ ㄓㄡ |
词性: | 名词 |
东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56,自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起,到被秦灭亡止。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国都从镐京东迁至洛邑起,至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其间战国时代,作为中央政权的东周王朝,已名存实亡。
引前蜀韦庄《咸阳怀古》诗:“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跡似东周。”
⒉ 战国时代的小国名。 周考王分封的诸侯国西周,传至惠公,乃封其少子于巩,号东周。后为秦所灭。参阅《史记·周本纪》。
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前770~前256)周自平王东迁至赧王,都于雒邑,因在旧都之东,史称为「东周」。
网络解释:
东周 (中国历史朝代)
- 1、把“玄鸟生商”作为商族起源说是东周人的假说讹传,仅是一种神话传说。
- 2、东胡是东周时期活跃于燕国东北面的一支胡人。
- 3、东周衰世,诸侯力征,欲图霸业,天子不能制。
- 4、苑内河桥路相连,林水亭相映,有郑风石刻、名品荷花、壁泉飞瀑、儿童乐园、“东周列国志”石栏等。
- 5、相传东周时,周平王有庶子名开,字林。
- 6、东周双骄,你们也在这里,素闻你们娇艳无双,今天我可要欣赏一番。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東
- 五笔AII
- 五行木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