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án ruò |
注音: | ㄌㄢˊ ㄖㄨㄛˋ |
兰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
[ lán rě ] :
〈名〉梵语音译词。指林中寂静处;佛寺。
引证解释:
⒈ 兰草与杜若。皆香草。
引《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李周翰注:“兰若,香草。”
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唐刘禹锡《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楚水多兰若,何人事擷芳。”
⒉ 指寺院。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引唐杜甫《谒真谛寺禅师》诗:“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宋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
清孙枝蔚《登赤城山》诗:“下巖地势稍宽平,无数松竹遶兰若。”
国语词典:
寺院或空净闲静的地方。梵语「阿兰若」的略称。
网络解释:
兰若 (佛教名词)
- 阿兰若,佛教名词,其中若字念rě,梵名Aranya,原意是森林,引申为“寂静处”、“空闲处”、“远离处”,躲避人间热闹处之地,有些房子可供修道者居住静修之用,或一人或数人。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 1、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 2、容若很快赶来了,当看到床上紧蹙着眉头不停地呼气吸气的舒兰若时,他的心纠结了。
- 3、兰若脸色一沉,怫然不悦,一听到南宫乙姬要来,她便气不打一处来。
- 4、我现在方寸已乱,兰若斯将军,现在就由你全权指挥吧。
- 5、苏陌叶脸上一向春风和煦的笑容却蓦然一滞,垂头握住茶杯,看着杯中浮起的茶沫子,许久才道:“阿兰若确然是我徒弟。她十五岁时我将她救出蛇窝,一手将她养到六十岁。虽非血脉相承,却是我的骨中骨,血中血。”。唐七公子。
- 6、尽管这一话题已经让人感到厌倦,梅特兰若想回避,就只能一无所获。
字义分解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5
- 繁体蘭
- 五笔UFF
- 五行木
(1)(名)兰花。
(2)(名)兰草。
(3)(名)古书上指木兰:~浆。
(4)(名)(Lán)姓。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若
- 五笔ADKF
- 五行木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rě1. 〔般若〕见“般3”。
与兰若相关的词语